日前,广汽新能源北京泓建祥源体验中心正式开业。开业环节中,广汽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古惠南到场亲自授牌。在随后的媒体见面会上,古惠南表示,L3级自动驾驶车的量产是广汽新能源的未来规划之一,预计在2019年上市并量产,力争成为业内第一家真正推出自动驾驶车辆的车企。
宋是比亚迪旗下的热门系列,该系列车型定位于一款紧凑级SUV,最早在2015年10月上市,今年将推出宋的改版车型。我们从比亚迪官方获悉,新款宋将于8月30日于成都车展发布,将推出燃油、双模和纯电等车型。外观与内饰方面新车不负众望,进行了全面升级。新车售价暂未公布,但参考现版的宋售价,大约在8万元起。
日前,我们从新特汽车官方获悉,新特首款电动车DEV1正式在中国一汽下线。截至目前,新特已获得了工信部公告目录及减免目录名额。DEV 1将于8月30日在成都车展前上市,据悉,该车补贴后售价低于一万元,最大续航350KM,可以基本满足城市日常生活需求。
8月17日,工信部网站发布了《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第311批)拟发布的新增车辆生产企业及已准入企业变更信息名单,其中奇瑞新能源被列为新建纯电动乘用车生产企业。
近日,高工电动车网从工信部网站获悉,上汽通用汽车旗下别克品牌申报了两款纯电动轿车,该车为别克VELITE 6的纯电动版本,有望于今年年内正式上市。
日前,北汽新能源EU5在北京举行了华北地区的上市发布会,新车推出了两种续航里程的共计4款车型,分别为R500的智风版与智尚版,以及R550的智潮版与智领版。补贴后全国统一售价为12.99-16.19万元。
新能源市场的竞争正在进一步加剧,各方企业都在为了争夺这块“蛋糕”而付出自己的努力。近日,高工电动车从企查查获悉,电动出行领航者时空电动已获滴滴出行战略投资。投资主体为滴滴旗下子公司小桔车服。
纯电动汽车可自行发电是现阶段人们追求的目标,近日,在上海举办的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展览会上,一些可穿戴的薄膜发电设备吸引了众多的参观者,或可为当前纯电动汽车自行发电提供一些解决思路。 倘若有了薄膜电池,汽车可以装一个薄膜太阳能车顶,告别充电桩与长时间充电等待。
近年来,钴资源供应紧张,钴金属价格持续上涨成为“钴奶奶”,让电池企业大有“望钴兴叹”之感。但随着动力电池退役潮的临近,从废旧电池中回收利用钴被业界普遍看好。
最新估计显示,迄今为止,韩国六家燃料电池生产公司已经部署了近300兆瓦的燃料电池。公司之间的竞争导致了越来越多的创新发电方法。
根据预测,2018-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将迎来“退役潮”,到2020年,动力锂电池报废量将达32.2Gwh,约50万吨;到2023年,报废量将达到101Gwh,约116万吨。
据外媒报道,当地时间8月16日,位于美国加州的Sila Nanotechnologies(Sila Nano)公司宣布,其7000万美元的融资正式结束,该轮融资的目的是研发适用于电动汽车和技术消费品的硅基锂电池。
电动飞行的设想已经酝酿了数十年,但直到最近,这一想法的实现才有了实质性成果。目前,十多家初创企业和公司正在致力于研发电动和混合动力飞机模型。
超高功率石墨电极以针状焦为原料,主要用于超高功率电弧炉炼钢。电弧炉炼钢是以废钢为原料,比高炉转炉法基建投资少,且有利于废钢的回收利用。
某个零部件出现问题,都可能对车企造成沉重打击。如果作为新能源汽车“心脏”的动力电池出现了问题,影响之深可想而知,也许这就是为什么在动力电池企业面前,新能源车企总是看起来“很强势”!
8月16日,雄韬股份发布2018年半年报,公司2018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15.83亿元,同比增长19.39%;营业利润1366.28万元,利润总额2832.63万元,净利润2095.88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