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国能源部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和斯坦福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合作,开发出一种新的X射线显微镜(STXM)技术,可细致地观察锂离子电池充放电过程中的粒子活动情况,这或有助于开发出性能更强大的锂离子电池。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Ohio State University,OSU)的一组科研团队应用对人体生物细胞薄膜结构的研究,开发了一种能够有效减低电荷渗透的“智能”电池隔膜,能够提高充电速率,延长储电时长(减少自放电现象),增强电动车辆电池安全性。
通常情况下在电子设备都是为了获得更长的续航表现而设计生产的,不过自然也有例外,例如本文要介绍的“瞬态电子”(Transient Electronics)。设计的初衷是为了环保,在例如温度、光线或者湿气等环境触发下激活降解分。
麻省理工学院分立出来的SolidEnergy Systems开发出了一种新型锂金属电池,不仅体积更小,其供电能力还是目前广为使用的锂离子电池的两倍。根据该公司创始人Qichao Hu的介绍,这种电池的秘密就在于其拥有很薄的高能锂金属箔,比广泛使用的石墨拥有更多的离子。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承担的国家“863计划”先进能源技术领域“新型锂硫化学储能电池的关键技术研究”课题在北京参加了由科技部高技术中心能源处组织的技术验收。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负责人、验收专家组成员、课题负责人陈剑以及课题参与单位成员等参加了会议。
新的电池不是光伏的,而是光合的。与传统的太阳能电池将太阳光转换成电能并储存在笨重电池中不同,这个新装置能像植物一样,毕去除大气中二氧化碳与高效生产高密度燃料于一役,可谓一石二鸟(植物则是利用太阳能捕获二氧化碳生成糖)。
2018年7月,日本国立研究机构——新能源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NEDO)宣称,日本部分企业(包括丰田、松下等23家汽车、电池和材料企业)及15家学术机构将在未来5年内联合研发电动车全固态锂电池。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路军岭教授、韦世强教授、杨金龙教授等课题组合作,近期研制出一种新型催化剂,攻克了氢燃料电池汽车推广应用的关键难题,解除氢燃料电池一氧化碳“中毒休克”危机,延长电池寿命
充电的快慢和动力电池、充电桩、电动汽车整车、电网等整体技术和设计要求都息息相关,其中最大的影响因素还是在于电池。我们具体来讨论不同类型的动力电池在快充技术方向上的应用趋势。
随着油价不断上涨加上节能减排政策的日益严苛,新能源汽车已经越来越火爆,各大汽车厂家也在加大研发新能源汽车的力度,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很多新能源汽车上市,那么这么多的新能源汽车中有哪些品牌是自己生产电池的?
电动汽车取代燃油车的趋势已经明确,整个行业在电池上的投资也是层出不穷,屡下重注,唯独BMS一直动静不大,乏善可陈。但是随着动力锂电池保有量不断增多,BMS的变局也将逐渐到来。
据BusinessKorea北京时间11月13日报道,韩国三大蓄电池厂商LG化学、三星SDI和SK创新同意联手开发核心电池技术,此外,它们将成立一个规模1000亿韩元(约合9000万美元)的基金,来打造下一代电池产业生态系统。
资深编辑Richard Martin曾撰文,为广大读者解释了创业公司正在“接近制造出环保、安全、体积小、能量密度大的新电池,每千瓦时的储能成本不到100美元。”
在同等重量下,锂-空气电池(锂空电池)可以提供更多电力,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和其他移动电子设备。然而,锂-空气电池有不少缺点:发热高(大量化学能转化成了热能而没有提供给设备)、寿命短、制作工艺昂贵而复杂(向电池内充放空气需要价格昂贵的设备,并且非常麻烦)。
近期《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在2016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上发布,本次发布的路线图框架为“1+7”,包括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总体技术路线图和节能汽车、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智能网联汽车、汽车制造技术、动力电池技术、汽车轻量化技术等7 项专题技术路线图。